第25章 超级享受(25)
A+ A-

近来筹建工作十分紧张,事情大,头绪多,陶砚瓦不敢懈怠。三天两头加班,晚了就睡在办公室。

一天岳顺祥问陶砚瓦:王良利是不是找过你?

陶砚瓦说:找过,他想帮着介绍咨询公司。

岳顺祥说:他说先跟你说了,但没下文,就又找了济民同志,济民同志让他找我。

陶砚瓦说:王良利的太太就在跟原国家计委有某种关系的咨询公司工作,估计他想介绍的就是这家公司。我感觉这事不便由我这样层级的人提出来,还是请领导定比较好。

岳顺祥说:既然他也是领导小组副组长,他介绍的公司我们就尊重他的意见吧。

陶砚瓦说:那我们打个报告,领导们批一下吧。他心里知道王良利已经对他不满意了。

还没等报告批下来,王良利的太太就带着两个人来了。说是听说我们有困难,他们义不容辞,当仁不让。

陶砚瓦赶紧带他们去找岳顺祥,一一介绍过后,王良利的太太就说她调来的是精兵强将,具有丰富的操作大型文化项目经验,尤其是起草《项目建议书》,更是得心应手,小菜一碟。而且费用嘛,更不要提,都是一家人,先完成任务,其它免谈。

“精兵强将”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他们公司第三项目部经理张常久,显然他应该就是“强将”;另一个是该部博士李范田,他应该就是“精兵”了。

大家就互相通报了一些情况,岳顺祥就让陶砚瓦把一些材料复印两份给他们带回,先熟悉熟悉。

8月23日,尚济民召集筹建办会议,专门研究《项目建议书》的内容,“精兵强将”也参加了。在会上,尚济民提出要建设“八馆两院”。“八馆”是:贤人馆、崇文馆、资政馆、书道馆、国画馆、诗词馆、戏曲馆、养生馆,“两院”是棋艺院和茶艺院。还要建设国学讲堂、和合书院(国际交流中心),包括剧院、展厅等。在此基础上形成《项目建议书》(初稿),面积按地上36000平方米、地下14000平方米,共50000平方米编制。

让人没想到的是,“精兵强将”过来开过几次座谈会,据说李博士还加班加点,奋斗多日,但拿出来的东西,让大家非常失望。

主要是尚济民失望,说根本不能用。

尚济民说,周六周日请他们两个过来,咱们一起连续两天加班,坚决把一个尽量成熟的《项目建议书》拿出来!

陶砚瓦赶紧通知加班人员,又通知服务中心在3号会议室布置投影、准备茶水服务、安排午饭等等。

3号会议室是个小会议室,可容纳二十几个人。尚济民要参加写材料,是要参加人员议着写,写着议,而且由工作人员在现场往电脑上敲,再用投影仪打到墙上的屏幕上,所有人都参与,有说的,有打的,有议的,有看的,也有时调侃几句,大家笑一笑,轻松轻松。整个过程既紧张严肃,又团结活泼。

说是集体加班,集体参与,但必然是由尚济民来主导。他的学识、他的地位、他的才华、他的兴趣,无可置疑。但只有特别重要的文字材料,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。

陶砚瓦印象中参加过两次,一次是去年起草给国务院的年终总结报告,班子成员和各司局长参加,一句一句念,一段一段过,但是最后改动也不是太大;还有一次是他跟着尚济民去美国、加拿大访问,回来后起草了给国务院的报告,也是把出访人员集中起来过了一遍。

显然,今天这个材料太重要了,他如果不亲自上,也没人能够写出让他满意的东西。

只见他一进门,用眼睛一扫,知道该来的都来了。就一边把水杯往桌子上一放,一边看着屏幕上已经赫然放映出来的《项目建议书》首页,说:“开始吧!”

先说标题。他反复读了两遍,说就这样吧。

第一章

“总论”。首先是项目概况,包括名称、建设单位、拟建地点、背景。

尚济民说:背景要破题:一是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,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二是倡导基于传统、立足现实、面向未来、面向世界的新国学,有利于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拓展精神资源增添精神力量;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需要回溯本民族的文化源头,增强文化自觉;四是提高国民思想首先是迫切现实任务,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;五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,需要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;六是建设人文北京,需要国家级、标志性的文化设施;七是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热情支持国学馆建设;八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北京市领导大力支持国学馆建设。

按照这八个小题目,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充实起来。

第二章

“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”,又分为:建设国学馆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;促进国学研究和普及的需要;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的需要;建设人文北京、打造世界城市、弘扬北京精神的需要;专家学者参政咨询、交流联谊的需要。

第三章是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、目标与功能定位。

建设目标是把国学馆建设成为一座国家级、标志性、开放性的新型公益文化设施。

共有四大功能:研究功能、展示功能、交流功能、教育功能。

第四章是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。包括展示区、研究区、教育区、配套服务区、地下车库。

凡重要内容都是由尚济民说一句,打一句。其他人作看客和听客。他说着说着就站起来,在桌子两侧和屏幕对面走来走去,时而看着大家,时而看着屏幕,时而闭目深思。在场的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转,精神也都紧跟着他的思路,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会突然问你一句。这时候如果你回答不上来,是很丢人现眼的。盯着、跟着,但基本插不上话,即使偶尔说上一句半句,也是提示性、补充性的,也是可说可不说的。他象是在演一**角戏,其他人都是观众,或者说是可以偶尔和他互动的观众。

应该说,尚济民确实很累,他等于是一个端起枪亲自冲锋陷阵的将军,一个塌下身子亲自作文案的老板。

当然,他似乎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。

墙上的时钟已经指示12点了,尚济民仍无倦意。陶砚瓦怕他忙忘了吃饭,就发信息让小邓过来叫一声。

一开门,小邓穿着工作服,顶着高高的白帽子,探头笑着对尚济民说:“该吃饭了!”见尚济民只瞟他一眼,并没有应声,就赶紧关门走了。

尚济民直到把一段文字搞完,又念一遍顺了顺,感觉满意了,这才收工吃饭。

此时工程进度将近一半。

因是一把手带着加班,人也不多,所以陶砚瓦交待小邓按客饭标准安排,饭菜质量比平时要好一些。

吃饭间,尚济民说,本来打算连续干两天,我看我们今天辛苦一下,早晚今天干完,怎么样?

大家都说好好好,只是领导太辛苦了。

尚济民有午睡习惯,雷打不动,下午三点开始干活儿,一直搞到七点半,才算勉强收工。

期间,尚济民象是有意无意间问“精兵强将”几个问题,都没得到满意回答。其中有一次是问“精兵”李范田博士一个问题,没想到博士也是支支吾吾,莫知所云。尚济民就很不客气讲:你们号称经验丰富,怎么什么都不懂?弄得我们今天要一齐上阵,你们将来拿钱得分我们一半儿!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